
有些人没毕业就做起了生意,有些人一毕业就继承了父业,而大部分人毕业以后都是先求职找份工作,这里谈的也是大部分普通人毕业后至60岁之间的人生模式
操作方法
20~25岁,毕业了,首先要找份工作,在社会大舞台上展示一下所学知识,也证实一下自己的实力,找个适合自己的平台积累一些经验,人生还充满了很多幻想。

25~30岁,工作中与同事或同学或其他朋友相知相恋,然后结婚组建一个家庭。
上下无压力,相对幸福不知苦滋味。

25~30岁,生1~2个可爱的孩子,有了自己的小幸福,同时也有了做父母的责任感,压力也逐渐的增大。

30~35岁,买了自己的房子;孩子也开始读幼儿园;父母亲也渐渐变老。
压力倍增,不得不卖命工作,争取晋升及加薪,每天忙碌于工作和家庭之间。

35~40岁,发现再努力的工作仍然满足不了生活所需,财政赤字或者收支平衡没有存款,生活没有安全感,于是男人被迫跳槽或转行以图更高的收入,女人工作小打小闹以照顾孩子为主。
同龄人的家庭经济条件与事业成功与否开始出现分水龄。

40~45岁,有些男人放手一搏,积累了很多生活资本;而有的男人却仍然固守着没什么变化的工资维持一般的生活。
家庭经济条件与事业成功与否此阶段基本定型。

45~55岁,孩子也基本大学毕业,家庭有了新的生产力,人生责任了去一桩。
将自己的存款支持孩子创业或其它。

55~60岁,天平另一端,自己的父母已临近风烛残年,自己也到了退休的年龄,一边顾着孩子们的小家,一边多花时间照顾父母。
